佛光山清德寺:心靈地標殿堂莊嚴,西螺旅遊彈性禮佛首選
走了二十幾年,踏遍寶島大小廟宇,我始終覺得,要真正感受一座寺廟的生命力,不能只看它金碧輝煌的外表,更要體會它與這片土地、與人們生活的深刻連結。這次,我走進了佛光山清德寺,不只為了禮佛,更想尋找那份屬於雲林西螺的獨特禪意。它不像總本山那樣宏大壯觀,卻散發著一股佛光山清德寺特有的親切與踏實,讓人一見難忘。
目錄
歷史介紹:從偏鄉講堂到心靈地標的暖心旅程
講到佛光山清德寺的由來,就不得不提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那份深刻的在地關懷。時間要拉回民國七十五年(1986年),那時大師看到雲林地區鄉親對佛法的渴求,以及缺乏一個穩定的修學場所。他老人家一聲呼籲,不是立刻大興土木,而是先創辦了「西螺佛光講堂」!這真的很務實,先有個地方讓大家聽經聞法、共修交流,像種子一樣在當地慢慢扎根。
老一輩的西螺人告訴我,當年講堂雖小,卻溫暖了無數人的心。隨著信眾日益增多,那份對更完善道場的期盼也越來越強烈。終於,在星雲大師親自奔走與十方大德的熱心護持下,民國八十二年(1993年),現今我們看到的佛光山清德寺主體工程動土了!這過程不容易啊,凝聚了多少人的善念與汗水。
隔年,民國八十三年(1994年)四月,莊嚴的大雄寶殿落成啟用,佛光山清德寺正式成為佛光山在雲林地區的重要分院。那天參與開光典禮的師兄姐回憶起來,眼睛還會發亮呢!它不僅僅是一座寺廟,更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在雲林深耕的具體展現。每一次踏入寺門,看著那些虔誠禮佛的在地鄉親,你就能明白,佛光山清德寺早已是西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靈依歸。它見證了佛法從一間小講堂開始,如何一點一滴,真實地走入尋常百姓家,成為支持人們面對生活的力量。這種從無到有、由小而大的歷程,本身就充滿了啟發。
開放時間:禮佛修行,時間彈性超友善
對我這種隨興所至的旅人來說,最怕遇到景點開放時間卡很死。這點佛光山清德寺就讓人非常讚賞!基本上你想禮佛、靜心,它幾乎隨時歡迎(當然深更半夜還是別去打擾師父清修啦)。
- 主要殿堂 (大雄寶殿等): 全年無休,從大清早 6:00 一直到傍晚 18:00 都開放。這時間超級友善,無論你是習慣早起做課誦,還是傍晚想找個地方沉澱一天的紛擾,通通沒問題。
- 圖書館 / 滴水坊 (用餐區): 開放時間稍微短一點點,通常是 上午 9:00 到下午 17:00。想找本靜心好書,或是品嘗一下道地的寺院素食、喝杯咖啡,記得看好時間來。假日人會比較多喔!
- 重要提醒 – 法會期間: 這點超級重要!遇到佛菩薩聖誕(像佛誕節、觀音誕)或是清明、春秋兩季的大型法會(例如梁皇寶懺、三時繫念),佛光山清德寺會非常熱鬧。這時開放時間往往會提前且延後,方便更多信眾參與。殿堂可能清晨 5:00 就開,圖書館、滴水坊也會配合法會時間調整。我的經驗是,法會日整個寺院能量滿滿,但也相對人多,喜歡清靜的話可以避開這幾天,想體驗盛大莊嚴的宗教氛圍就挑這時候來。
下面這個表讓你一秒看懂:
| 區域 | 平日開放時間 | 週末/假日 | 法會期間 |
|---|---|---|---|
| 大雄寶殿等主要殿堂 | 6:00 - 18:00 | 6:00 - 18:00 | 通常提前至5:00左右開始 |
| 圖書館 | 9:00 - 17:00 | 9:00 - 17:00 | 依法會時間調整,可能延長 |
| 滴水坊(餐飲) | 9:00 - 17:00 | 9:00 - 17:00 (人潮較多) |
用餐時間可能調整延長 |

交通:開車方便,大眾運輸要轉乘
坦白說,如果你能開車,到佛光山清德寺是最方便的選擇。寺院本身規劃了免費停車場給開車的訪客,位置就在寺院旁邊,走幾步路就到了,對於載著長輩或提著供品的人來說非常友善。不過要提醒一下,大型法會期間停車位還是一位難求,建議提早出發,免得繞來繞去找車位壞了禮佛的好心情。
-
開車:
- 直接用導航設定「佛光山清德寺」最省事。
- 主要路線:走國道一號(中山高)下西螺交流道(234K),接台1線(莿桐方向)往西螺市區。接著轉雲29鄉道(延平路),再轉雲35鄉道(福來路),沿著指標走就能抵達。下交流道後約10-15分鐘車程。路標其實算清楚,我第一次去也沒迷路。
-
大眾運輸:
- 台鐵: 搭到「西螺火車站」下車。出站後,你得轉乘其他交通工具。車站前有計程車,跳表過去大概十幾分鐘,費用還可以接受(記得先問價或要求跳表)。公車選擇就比較少了,班次也不多,不太推薦,除非你時間多又想體驗在地生活。
- 客運: 像統聯、國光這些跑國道的客運,通常停靠西螺轉運站或交流道附近。下車後同樣需要轉乘計程車才能到佛光山清德寺,便利性不如開車。
-
當地接駁: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是大型法會或活動期間,佛光山清德寺有時會很貼心地安排免費接駁專車,往返於西螺火車站或特定集合點與寺院之間。出發前務必上寺院官網或打電話詢問確認,這是善用資源的好方法!
下面表格幫你快速比較:
| 交通方式 | 優點 | 缺點/注意事項 | 老背包客真心話 |
|---|---|---|---|
| 自行開車 |
|
|
自由度高,避開法會熱門時段的首選! |
| 台鐵 + 計程車 |
|
|
懶得開車的折衷方案,記得先問車資或要求跳表。 |
| 法會接駁車 (特定時段) |
|
|
寺院貼心服務,法會日必用!務必提前查詢時刻表。 |

景點必去:殿堂莊嚴,靜心角落更動人
走進佛光山清德寺,當然不能錯過那些莊嚴肅穆的殿堂,它們是寺院的心臟。但以我的經驗,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,常常是那些不經意發現的靜心角落。
- 大雄寶殿: 這絕對是核心中的核心。挑高寬敞的空間,供奉著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莊嚴的大佛。佛像金身燦然,面容慈悲,一走進去,自然就收攝心神。地板光潔得可以照人,空氣中有淡淡的檀香味。記得脫鞋才能入內!清晨或黃昏時分,光線透過窗櫺灑進來,莊嚴中帶著寧靜,特別適合靜靜禮佛或打坐片刻。整個佛光山清德寺的修行氛圍,這裡最能體現。
- 觀音殿: 位於大雄寶殿右側,供奉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。這裡總能吸引許多信眾前來祈求平安、傾訴心事。香火非常鼎盛。殿內的觀音像雕工細膩,慈眼視眾生。旁邊常有師姐們在誦經或折元寶,充滿了人間氣息。如果你有什麼掛心的事,不妨在這兒靜靜待一會兒。
- 地藏殿: 就在大雄寶殿左側,供奉著發願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地藏王菩薩。這裡相對安靜許多,氣氛也更為肅穆。許多信眾會在這裡為已故親友祈福或超薦。牆上掛滿了牌位,見證著無數家庭的牽掛與祝福。空間不大,卻承載著深厚的情感重量。
- 圖書館: 可別小看這裡!佛光山清德寺的圖書館藏書相當豐富,不僅有各式佛教經典、星雲大師的著作,還有許多心靈成長、兒童繪本、甚至文史哲書籍。環境清幽舒適,冷氣很足(夏天救命稻草!),桌椅寬敞。逛累了進來翻翻書,吹個冷氣,沉澱一下思緒,是旅程中很棒的充電站。我個人很愛這個角落。
- 滴水坊: 顧名思義,取「滴水之恩」的涵義。這裡提供簡單卻美味的寺院素食簡餐、麵點、咖啡和飲料。價格非常公道,味道家常卻清爽可口(後面美食篇再細說)。逛完寺院,在這裡歇個腳,喝杯熱茶或咖啡,補充體力,同時也支持寺院的運作。落地窗外就是綠意,很放鬆的空間。上次點了一杯咖啡,師姐還送了一片餅乾,暖心。
- 寺院園林與靜心角落: 這是我個人最推薦花點時間探索的地方。佛光山清德寺的規模不算巨大,但園林設計頗具巧思。在殿堂之間的廊道漫步,留意那些小巧的盆栽、石刻的小沙彌像,或是樹蔭下的石椅。特別是靠近後方停車場一帶,比較少人走動,反而能找到幾處非常清幽的角落,只有蟲鳴鳥叫伴隨。最難忘的是某個轉角,一棵老樹下放著兩個樸素的石凳,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,那種自然天成的靜謐,比刻意打造的景觀更打動我。在這裡發個呆,什麼都不想,才是真正的充電。
清德寺必訪點熱度排行榜
- 大雄寶殿(核心禮佛區,莊嚴第一) - 沒來等於白來!
- 滴水坊(能量補給站,暖心推薦) - 休息+用餐,CP值高。
- 圖書館(心靈充電區,夏日救星) - 冷氣+好書,沉澱好所在。
- 觀音殿(香火鼎盛區,祈願熱點) - 感受庶民信仰力量。
- 靜謐園林角落(私人珍藏區,深度體驗) - 尋找專屬你的寧靜片刻。
- 地藏殿(慎終追遠區) - 肅穆空間,情感深沉。

附近景點:西螺小鎮風情一次打包
拜訪完佛光山清德寺,如果時間充裕,鄰近的西螺鎮絕對值得你放慢腳步探索。這裡充滿了歷史感和濃濃的在地生活氣息,幾個點距離寺院都不算遠(開車10-15分鐘內),很適合串成一趟豐富的小旅行。
-
西螺延平老街 (歷史街區):
- 介紹: 這裡是西螺的發源地,充滿了日治時期和民國初年的老建築。漫步其中,彷彿走進時光隧道。紅磚拱廊、巴洛克式的立面裝飾、洗石子牆面,處處是細節。不只有觀光味,更有很多當地人日常生活的店鋪(醬油行、中藥鋪、五金雜貨、傳統餅舖),交織出真實的市井風情。著名的「琴連碗粿城」也在這條老街上。比起一些過度商業化的老街,這裡更有味道。
- 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(介乎建興路與大同路之間為精華段)
- 交通: 從佛光山清德寺開車約10分鐘。導航設定「西螺延平老街」即可。附近有路邊停車格或小型付費停車場(假日較滿)。
- 營業時間: 老街本身是開放空間,全天可逛。但沿街店家(醬油行、碗粿店、伴手禮店等)營業時間差異很大,大約集中在 早上9:00 - 晚上18:00左右,部分老店下午休息或週一公休。建議早點來(早上10點後店開得較齊),或出發前先查好想去的店。
-
西螺大橋 (地標景觀):
- 介紹: 這座橫跨濁水溪,連接雲林西螺和彰化溪州的紅色大鐵橋,可說是西螺最鮮明的地標!建於日治時期,曾是遠東第一長橋(雖然記錄早被打破)。鮮豔的紅色鋼樑結構在藍天或夕陽下非常壯觀、醒目。現在主要供小型車、機車和行人通行(大車需走新橋)。橋兩端有公園,可以散步、欣賞橋體結構與濁水溪的風光。對歷史或工程有興趣的人來說意義非凡,純粹看風景也很不錯。橋體本身有歲月痕跡,但那份氣勢還在。
- 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 (橋的雲林端)
- 交通: 從佛光山清德寺或延平老街開車過來約10分鐘。導航設「西螺大橋」即可。橋的西螺端設有停車場(免費或收費小型車場)。
- 營業時間: 橋樑與橋頭公園為24小時開放的公共空間。建議白天前往較安全,景觀也較清晰。黃昏時分看夕陽很美。橋上風大,注意保暖和安全。
-
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(產業文化):
- 介紹: 西螺的醬油可是全台聞名!「丸莊」是當地歷史超過百年的老字號。這個觀光工廠讓你可以深入了解黑豆蔭油的古法釀造過程。一走進工廠範圍就能聞到濃郁的豆醬香。有導覽解說(記得問清楚場次)、古早器具展示、還有超大醬油甕可以拍照。當然,試吃和買伴手禮是重頭戲!他們的壺底油、蔭油膏品質真的不錯,價格也合理。我每次來都會帶幾瓶回家。
- 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25號 (就在延平老街上!)
- 交通: 逛延平老街時步行即可抵達。從佛光山清德寺開車也是約10分鐘,導航設「丸莊醬油觀光工廠」。
- 營業時間: 上午 8:30 - 晚上 20:30。全年無休(除特定公告日)。時間很長,逛完老街再來都來得及。

附近酒店:樸實選擇,商旅為主
實話實說,西螺鎮本身不是以觀光飯店聞名的地方,沒有那種五星級度假村。但作為拜訪佛光山清德寺和周邊景點的過夜選擇,幾間乾淨、實惠的商務旅館或汽車旅館還是有的,特別適合預算型旅客或單純需要睡一晚的信眾。高級享受請往彰化或斗六找。
-
三好國際酒店 (SUNHAO International Hotel):
- 介紹: 這應該是西螺目前最高檔的住宿選擇了,定位為商務型酒店。房間新穎、空間寬敞舒適,基本的乾濕分離衛浴、電視、免費 wifi 都有。有附設餐廳供應早餐(評價尚可)。大廳氣派,有基本的會議設施。雖然稱不上豪華,但以當地標準來說,乾淨度和舒適度有保障,適合對住宿有點要求又不想跑太遠的人。價格算合理。
- 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埔心路 281 號
- 交通: 位於西螺交流道旁,交通非常便利。開車到佛光山清德寺約5分鐘。下交流道馬上到。沒有大眾運輸直達,需開車或搭計程車。
- 營業時間 (入住/退房): 標準的入住時間下午15:00後,退房時間中午12:00前。24小時櫃台。
-
西螺民宿 (各家選擇):
- 介紹: 西螺也有一些在地經營的民宿,數量不多,風格通常很樸實,可能由老屋改建或透天厝分租。優點是價格通常更經濟實惠,有機會體驗更貼近當地人的生活感(例如跟老闆聊聊天)。但品質差異非常大!有的乾淨溫馨,有的就比較陽春甚至老舊。設施可能比較簡單(例如共用衛浴、沒電梯)。務必仔細看訂房網評價和實拍照片再決定。想省錢又想有點特色的人可以試試,但別期待太高。
- 地址: 散佈在西螺鎮內各處,需視預訂的民宿而定。
- 交通: 位置不一,建議選擇離延平老街或主要幹道近的,去佛光山清德寺和周邊景點較方便(通常開車5-15分鐘)。自駕為宜。
- 營業時間 (入住): 各家民宿規定不同,需直接與屋主確認。通常下午15:00-17:00後可入住,退房約上午11:00。務必事先溝通好抵達時間。
-
斗六 / 彰化市區酒店 (擴大半小時生活圈):
- 介紹: 如果對西螺鎮內的住宿選擇不滿意,將範圍擴大到車程約30分鐘的斗六市或彰化市,選擇就多很多了!從平價的連鎖商旅(如ibis, 富朗, 桂之旅)到中高檔的飯店(如斗六三好行旅, 緻麗伯爵酒店;彰化全台大飯店, 紅葉大飯店)都有。這些地方機能更完善,餐廳、夜市選擇多。適合想兼顧住宿品質與行程彈性,不介意多開一點車的旅客。我個人如果要在雲林過夜,寧可選斗六。
- 地址: 雲林縣斗六市區 或 彰化縣彰化市區。
- 交通: 佛光山清德寺開車到斗六市區約25-35分鐘(走台1線轉台1丁或縣道154乙);開車到彰化市區約30-40分鐘(走西螺大橋接台1線或台19線)。
- 營業時間: 標準飯店入住/退房時間(下午15:00後入住,中午12:00前退房)。

附近美食:醬油香氣飄散的古早味
逛完佛光山清德寺,肚子咕嚕叫了吧?西螺的美食精華圍繞著百年醬油和新鮮農產(特別是米和蔬菜),走的是真材實料、價格親民的古早味路線。別期待華麗裝潢,好吃才是重點!下面幾家是我吃過還會想再去的:
- 琴連碗粿城 (延平老街): 這家老店名氣響亮,就在延平老街上(丸莊醬油斜對面)。招牌就是古早味碗粿。用在來米漿蒸熟,裡面藏著香菇、蛋黃、瘦肉塊,淋上香濃的西螺醬油膏,再加點蒜泥提味。口感綿密紮實,醬油鹹香中帶點甘甜,是經典中的經典!切仔湯也不錯。缺點是假日排隊人潮很可怕,要有耐心。口味偏傳統,年輕人可能會覺得普通。
- 三角大水餃 (建興路): 這名字有趣吧?賣的其實是超大顆的扁食(餛飩)!真的跟水餃差不多大。皮薄餡飽滿,裡面是新鮮豬肉餡。湯頭清甜簡單,重點是那飽嘴的滿足感。也可以點乾拌的,淋上醬油和油蔥酥。很樸實的家常味,用料實在,一碗就飽。位置稍微離開老街核心一點(建興路),但值得一試。
- 九層粿 (市場/路邊攤): 這是西螺非常傳統的米食點心。用米漿一層一層炊熟,形成九層(或更多層)的漂亮紋路。口感軟Q帶點嚼勁,有點像更紮實的蘿蔔糕。通常淋上特調醬油膏再撒點香菜。常出現在早市(如西螺第一市場周邊)或特定攤位,算是隱藏版美食,要稍微找一下(問當地人最快)。冷掉口感會變差,要趁熱吃。
- 琴笛棍棒脩糯米腸 (延平老街附近): 名字很長很特別!主要賣大腸包小腸、糯米腸等路邊小吃。特別的是他們的糯米腸是手工灌製,腸衣口感好,米粒香Q。炭烤後香氣十足,配上蒜片、醃黃瓜,再刷點醬油膏,非常涮嘴!適合當點心或下午茶。位置在延平路與福興路口附近(有時是攤車)。
- 清德寺滴水坊: 最後當然要再提一下寺院內的滴水坊!逛完寺廟,在這裡用一餐清爽的寺院素食,直接延續那份平靜的心情。餐點選擇不少,有簡餐(如羅漢齋飯、咖哩飯)、麵類(麻醬麵、湯麵)、小菜、湯品、咖啡飲料等。口味家常,不油膩,強調食材原味(可能有人覺得偏淡,但湯品通常很讚)。環境乾淨清幽,價格極度實惠(百元上下搞定一餐),是用餐兼休息的好地方。支持寺院營運,一舉兩得。
西螺美食必吃清單(老饕版)
- 琴連碗粿:醬油香氣搭配綿密粿體,經典古早味。
- 三角大水餃:扎實飽滿的扁食,大顆滿足。
- 手工現灌炭烤糯米腸:腸衣Q彈米香足,加蒜片超對味。
- 九層粿(在地市場尋寶):傳統米食點心,口感軟Q層次美。
- 清德寺滴水坊素食:清爽無負擔,心靈味蕾雙重滿足。
- 丸莊醬油相關製品(伴手禮):蔭油、醬油膏、蔭鼓,帶回廚房好味道。

注意事項:尊重與自在的平衡點
到訪佛光山清德寺這樣莊嚴的宗教場所,基本的禮儀尊重是必要的。不過也不用太緊張,這裡的氛圍其實蠻親切的。記住幾個重點,就能自在又安心地參訪:
- 衣著端莊: 避免穿著過於暴露的衣服。簡單來說,細肩帶、小可愛、短褲(特別是超短熱褲)、迷你裙都不太適合。建議上衣有袖(短袖OK)、褲子或裙子長度過膝。這不是硬性規定,但穿著得體是對寺院、佛像和修行者的基本尊重。夏天很熱,穿個透氣的棉麻長褲或長裙其實也不會太悶。我見過有遊客穿短褲進去,雖然師父沒說什麼,但自己看起來就很突兀,也影響別人禮佛的心情。
- 保持輕聲: 寺院是修行和禮佛的寧靜場所。請放低音量交談,避免喧嘩、嬉鬧或跑跳。手機記得關靜音,講電話請到殿外空曠處。帶著小朋友的家長要多留意一下孩子的音量。安靜的環境,不只對修行者好,也能讓自己更容易感受到那份平和。
- 殿堂禮儀:
- 脫鞋: 進入大雄寶殿、觀音殿、地藏殿等主要殿堂,一律需要脫鞋!門口通常有鞋櫃或規劃好的區域放鞋子。穿雙方便穿脫的鞋子吧(別穿綁帶綁半天的靴子),襪子也保持乾淨。切勿穿鞋入殿!
- 攝影: 殿內嚴禁攝影、拍照!這是對佛像最大的尊重。外面園林、建築外觀通常可以拍攝,但拍攝前留意是否有禁止攝影的標誌,絕對不要對著正在禮佛或誦經的信眾/法師拍照。想拍美照,外面拍建築就好。
- 參拜: 如果上香禮佛,保持虔敬的心態。寺內通常提供免費的香,一人一支清香即可,心意最重要(佛光山推行環保減香)。不熟悉拜拜流程也沒關係,雙手合十,誠心問訊即可。不用模仿他人複雜的跪拜。看到師父,合掌說聲「阿彌陀佛」是簡單的問候。
- 順時鐘方向: 在殿堂內繞佛或參觀時,習慣上以順時鐘方向行走(從佛像的右邊開始繞行)。這是一種禮儀慣例。人少時沒那麼嚴格,但人多時跟著大家的方向走就對了,避免逆向造成混亂。
- 飲食場所: 除了滴水坊這類指定的餐飲區外,請勿在殿堂內或寺院其他非飲食區域吃東西、喝飲料(水除外)。帶進來的食物請在滴水坊或外面吃完。垃圾也請帶到有垃圾桶的地方丟棄,維持環境整潔。
- 法會期間: 若遇到大型法會(例如週日、佛誕日),寺院人潮會非常多,停車困難,殿堂可能擠滿了參與法會的信眾。這時:
- 保持耐心,禮讓參與法會的人優先。
- 避免在法會進行時於殿堂內隨意走動或大聲交談干擾。
- 單純觀光的話,建議避開這些熱門時段,體驗會更舒適。我曾不小心在法會日到訪,連跪墊都得等位子,後來學乖了。
- 身心準備: 來佛光山清德寺,不妨給自己一點放慢腳步、打開心胸的時間。即使沒有特定信仰,也可以感受建築的寧靜、觀察人們虔誠的樣貌,或者在圖書館翻翻書。帶著尊重與開放的心,往往能收穫比預期更多。我常覺得,有時候什麼都不求,反而能帶走一些什麼。
Q&A:清德寺參訪快問快答
Q:拜佛有沒有推薦的順序? A:隨順心意最重要!一般習慣先到大雄寶殿禮拜三寶佛(釋迦牟尼佛為主尊),再到右側觀音殿參拜觀世音菩薩,最後到左側地藏殿頂禮地藏王菩薩。心誠則靈,沒有硬性規定。佛光山清德寺環境清幽,順著走就好啦。
Q:滴水坊的素食好吃嗎?推薦點什麼? A:口味家常樸實,不花俏但清爽,價格超佛心!推薦試試他們的湯品(當日熬煮,料多實在)和簡單的麻醬乾麵或湯麵,簡餐也不錯(像羅漢齋飯)。當作支持寺院,順便歇腳很值得。重口味者請自備調味料。
Q:參加法會需要事先報名嗎?一般人可以參加嗎? A:一般隨喜參加的法會(如週日共修、佛誕法會)通常不需提前報名,現場直接參與即可。但如果是大型超薦法會(如梁皇寶懺)或有特定名額限制的法會,最好事先上佛光山清德寺官網查看公告或打電話詢問。寺院歡迎大眾參與共修,只要服裝儀容整潔、遵守殿堂禮儀即可。法會時間通常較長,可自行斟酌參與時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