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德蓮食譜

瑪德蓮食譜:從材料準備到步驟拆解,探索創意變奏與讀者解答


說真的,第一次看到瑪德蓮那飽滿的貝殼造型和傳說中的「凸肚臍」,我就被它迷住了。那時我還只是個烘焙菜鳥,覺得這精緻的小點心肯定超難搞(後來發現,被自己的預設嚇到才是最難搞的部分)。鼓起勇氣試做,結果?哈!第一次的成品硬得像小石頭,底部還焦黑一片,簡直是災難現場。但那股檸檬香氣實在太誘人,失敗反而激起了我的鬥志:「嘿,我就不信搞不定你這個法國小貝殼!」於是,一場我和瑪德蓮食譜的長期抗戰(其實是甜蜜約會)就這麼開始了。這幾年,試過的瑪德蓮食譜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個,從經典原味到各種變化款,烤箱溫度、烤模處理、麵糊狀態… 每一個細節都充滿學問。今天,就把我這些年摸爬滾打、成功與失敗交織累積下來,覺得最順手、最不易失誤的基礎瑪德蓮食譜和所有關鍵眉角,一股腦兒分享給同樣熱愛這款小點心的你!讓我們一起烤出外酥內軟、完美凸肚臍的瑪德蓮吧!

材料準備:好味道的起點,魔鬼藏在細節裡


相信我,材料真的是一切美味的基礎。不是說一定要用最貴的,但挑對東西,成功率立刻加三成!而且有些小細節,第一次做絕對想不到,都是血淚換來的教訓啊。

  • 主角麵粉:低筋麵粉 (100克)
    • 為什麼非得低筋?因為我們要的是瑪德蓮那鬆軟溼潤的口感,不是紮實的蛋糕或脆餅!高筋麵粉筋性太強,烤出來容易硬邦邦,失掉瑪德蓮的精髓。我試過不小心用錯,結果… 唉,不說也罷。
    • 過篩是必須! 絕對不能偷懶。過篩能讓麵粉充滿空氣,後續拌合才不容易結塊,成品組織才會細緻。我都習慣把麵粉、泡打粉一起過篩兩次。
  • 靈魂風味:雞蛋 (2顆,約100-110克)
    • 選新鮮的常溫蛋!冰蛋會讓後續和奶油乳化效果變差,影響麵糊狀態和膨脹程度。我習慣提前一小時拿出來回溫。重量稍微注意一下,大小會有差異。
    • 砂糖 (75克): 我用的是細砂糖,比較容易融化。喜歡焦糖香氣重點的,可以替換10-15克為黃砂糖或二砂。但全用黃砂糖顏色會太深,也可能讓質地變溼黏。75克對我來說甜度剛好,配茶或咖啡很完美,不會膩。
  • 香氣魔法師:檸檬皮屑 (1顆的量)
    • 這是我心中絕對不可省略的經典風味!一顆新鮮黃檸檬(或無毒綠檸檬)的皮屑,用細礤板輕輕刨下,千萬不要刮到白色苦澀部分。那清新的檸檬香,是瑪德蓮的點睛之筆。家裡剛好沒有檸檬那次,我試著用一點天然檸檬油代替,雖然也有香氣,但總覺得少了點靈魂。
  • 口感關鍵:無鹽發酵奶油 (100克)
    • 發酵奶油是首選! 它的乳酸風味能讓瑪德蓮香氣更複雜、更有層次,比一般無鹽奶油效果更好。品牌我倒沒有特別迷信,但一定要品質好的。記住是無鹽的喔!
    • 融化奶油要「焦化」嗎? 這是個有趣的爭論點。傳統瑪德蓮食譜通常只需融化即可。但我試過將奶油加熱到散發堅果香氣的「榛果奶油」狀態(Beurre Noisette),冷卻後加入麵糊,成品風味確實更濃鬱深邃。新手可以先從簡單融化開始,進階再試試焦化奶油版本。
  • 膨脹推手:無鋁泡打粉 (3克)
    • 就是它,幫助瑪德蓮鼓起那可愛的「凸肚臍」!務必選無鋁的,比較健康。份量要精準,太多會有苦味和怪味,太少就鼓不起來了。記得和麵粉一起過篩。
  • 風味點綴 (可選):
    • 香草精 (1/2小匙): 增加香氣的層次感,和檸檬很搭。選天然的比較好。
    • 蜂蜜 (10克): 可以增加保溼度和微微的特殊風味。我喜歡加一點。
    • 鹽 (一小撮): 平衡甜味,讓風味更立體。別小看這一點點鹽!

材料類別 材料名稱 份量 關鍵作用與選購重點 常見NG地雷
粉類 低筋麵粉 100克 創造鬆軟口感。務必過篩! 誤用高筋麵粉 (口感變硬實)
無鋁泡打粉 3克 (約3/4茶匙) 創造”凸肚臍”的膨脹動力。精準秤量,與麵粉一起過篩。 份量過多 (苦味) / 份量不足 (無法膨脹) / 未過篩 (結塊)
溼性材料 雞蛋 (常溫) 2顆 (約100-110克) 提供結構與溼潤度。新鮮常溫蛋乳化效果最佳。 使用冰蛋 (乳化不佳) / 蛋不新鮮 (影響膨脹)
細砂糖 75克 提供甜味、保溼與上色。 全用黃砂糖 (成品顏色過深、可能偏溼黏)
油脂與風味 無鹽發酵奶油 100克 帶來濃鬱奶香與溼潤口感。發酵奶油風味更佳!融化後稍放涼使用。 使用有鹽奶油 (鹹味破壞平衡) / 使用一般奶油 (風味層次較單薄)
新鮮檸檬皮屑 1顆的量 經典靈魂香氣!僅取黃/綠色部分,避免白色苦澀處。 省略 (失去經典風味) / 刮到白瓤 (產生苦味)
風味輔助 (選加) 天然香草精 1/2小匙 提升香氣層次感。 使用人工香草精 (化學味重)
蜂蜜 10克 增加保溼度與特殊風味。 省略影響不大,但溼潤度稍減
一小撮 平衡甜味,提昇整體風味。 省略 (風味可能較平板)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:材料看起來很基本,好像沒什麼特別? 沒錯,但正是這些基本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方式,決定了你的瑪德蓮是驚豔眾人還是默默被吃掉(或默默被丟掉…)。特別是奶油和檸檬皮的品質,真的差很大!

動手做吧!一步步拆解完美瑪德蓮的誕生

準備好材料,我們就進入重頭戲——操作環節。別緊張,跟著步驟走,注意我強調的關鍵點,成功率超高!我失敗那麼多次,就是幫大家把雷都踩完了…

第一步:融化奶油與前置作業
1. 融化奶油: 將100克無鹽發酵奶油切成小塊,放入小鍋中用中小火加熱融化。重點來了: 如果你想要風味更濃鬱,可以繼續加熱,直到奶油呈現淺金黃色,鍋底出現深褐色沉澱物,並散發迷人的榛果香氣(這就是焦化奶油/Beurre Noisette)。馬上離火,倒入耐熱碗中完全放涼(溫熱的奶油會把蛋燙熟!)。我通常會在這時順便加入那一小撮鹽拌勻。
2. 處理檸檬: 用細孔的礤板,將檸檬表面黃色/綠色部分輕輕擦下,得到細緻的皮屑。絕對不要擦到白色部分,會苦!擦完的檸檬別浪費,果汁可以留著做飲料或調醬汁。擦好的皮屑先放一旁備用。
3. 預熱烤箱: 非常重要! 瑪德蓮需要足夠高的初始溫度才能順利膨脹出肚臍。將烤箱預熱至 210°C (臺灣一般小烤箱溫度可能不準,建議用烤箱溫度計確認!)。
4. 處理烤模: 這步是成敗關鍵之一!無論你用的是金屬模還是矽膠模:

  • 金屬模: 務必塗抹一層薄而均勻的軟化奶油(額外份量),然後篩上一層薄薄的高筋或低筋麵粉,再將多餘的粉倒掉。這樣做能幫助脫模,並讓瑪德蓮外皮更酥脆上色。
  • 矽膠模: 雖然號稱不沾,但我強烈建議還是要塗一層薄薄的融化奶油(不用篩粉),脫模會更順利,表皮質感也更好。相信我,卡模的慘劇我看太多了…


第二步:混合蛋糖與粉類

1. 在一個夠大的攪拌盆中,打入兩顆常溫雞蛋,加入75克細砂糖。
2. 用手動打蛋器(不要用電動的!力道太強),以畫大圈的方式,將蛋和糖攪拌均勻即可。目標是糖溶解,不是打發! 攪拌到看不見糖粒,蛋液有點變稠、顏色變淺就差不多了。過度攪拌會產生太多氣泡,反而對組織不好。這個瑪德蓮食譜不需要打發雞蛋。
3. 加入擦好的檸檬皮屑、1/2小匙香草精(如果用)、10克蜂蜜(如果用)。輕輕拌勻。
4. 將過篩兩次的低筋麵粉和泡打粉混合物,分兩次加入蛋糖液中。用橡皮刮刀,以切拌 + 由下往上翻拌的方式(像寫J字),輕柔快速地混合。切記: 只要看不到乾粉就停手!絕對不要過度攪拌!過度攪拌會讓麵粉出筋,瑪德蓮就會變硬。拌好的麵糊看起來有點粗糙、疙疙瘩瘩是正常的,別擔心。

第三步:融入奶油與麵糊熟成
1. 將完全放涼的融化奶油(或焦化奶油),分2-3次倒入麵糊中。
2. 每次加入奶油後,都用橡皮刮刀用同樣的切拌 + 翻拌手法(輕輕的J字動作),耐心地拌勻,直到奶油完全被吸收,麵糊呈現光滑、有光澤的狀態。你會發現原本粗糙的麵糊變得細緻了。重點提醒: 奶油溫度一定要低!溫熱奶油會毀了麵糊。
3. 拌勻後的麵糊,用保鮮膜貼著麵糊表面覆蓋好(避免表面結皮),放入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,最好能冷藏3小時或隔夜。這步驟叫「熟成」,是讓瑪德蓮食譜成功的超級關鍵!低溫讓麵粉充分吸收水分,整體更融合,烘烤時膨脹力更強、組織更細膩,風味也會發展得更好。急著烤也行,但效果絕對打折!我試過只冰30分鐘,肚臍就沒那麼挺了。

第四步:入模與烘烤
1. 從冰箱取出熟成好的麵糊。這時麵糊會變得比較硬。讓它在室溫下回溫約10-15分鐘,稍微變軟一點比較好操作(但還是冷的狀態)。
2. 準備好你的烤模(確認已塗油撒粉或塗油)。用小湯匙或擠花袋,將麵糊填入模具中,每個約8-9分滿就好。瑪德蓮烘烤時會膨脹,千萬別貪心裝滿!
3. 立刻將裝好麵糊的烤模放入已預熱至210°C的烤箱中層
4. 關鍵烘烤法:

  • 先用 210°C 烤 4-5分鐘。這個高溫是為了讓麵糊瞬間受熱,內部水蒸氣急速膨脹,將麵糊往上推擠,形成凸肚臍的關鍵!隔著烤箱門觀察,你會看到可愛的小肚臍慢慢鼓起。
  • 迅速將烤箱溫度調降到 180°C,再烤 8-10分鐘。降溫是為了讓瑪德蓮內部完全烤熟,避免外面焦了裡面還濕黏。時間快到時注意觀察:邊緣呈現金黃色,肚臍部分也上色了,輕輕按壓肚臍周圍感覺有彈性,就差不多了。


第五步:冷卻與享用

1. 出爐後,立刻將瑪德蓮從模具中倒扣出來,放在網架上冷卻。動作要快,否則蒸氣回滲會讓底部變軟!矽膠模雖然好脫,也建議盡快取出散熱。
2. 忍耐一下! 瑪德蓮剛出爐時內部的溼潤度還在高點,最好等它完全冷卻(至少30分鐘)後再享用。這時外殼才會變得酥脆,內部組織也穩定下來,達到外酥內軟的最佳狀態。
3. 完全冷卻後,就可以盡情享用了!配上一杯熱茶或黑咖啡,這就是簡單又幸福的滋味。老實說,我常常等不到完全冷透就偷吃一顆… 熱熱的雖然口感不同,但也是另一種罪惡的美味啦!

嘿,別急著開吃!我也遇過這些狀況…

問題症狀 最可能原因 其他可能原因 解決方案 / 下次改進
沒有凸肚臍! 1. 烤箱初始溫度不夠高 (無法瞬間膨脹)
2. 泡打粉失效份量不足
3. 麵糊未充分冷藏熟成
烤模塗油撒粉不足,麵糊沾黏無法順利膨脹 確認預熱達210°C / 檢查泡打粉是否過期、份量精準 / 務必冷藏至少1-3小時
凸肚臍歪一邊 烤箱受熱不均勻 烤盤放置位置不正 / 單一烤箱熱點過強 烘烤中途調轉烤盤方向 / 使用烤箱溫度計確認實際溫度分佈
內部濕黏沒烤透 1. 後段烘烤溫度過低或時間不足
2. 麵糊裝填過多過厚
烤箱溫度不準 (偏低) 確保降溫後180°C烤足時間 (摸肚臍周邊有彈性) / 麵糊只裝8-9分滿 / 用溫度計校正烤箱
外殼顏色過深(焦) 1. 後段烘烤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
2. 烤箱實際溫度偏高
3. 烤模顏色過深
使用了含糖量更高的黃砂糖/蜂蜜且未調整時間溫度 提早降溫至170°C / 縮短後段時間 / 蓋錫箔紙 / 確認烤箱溫度 / 選淺色烤模
口感乾硬 1. 過度攪拌 導致麵粉出筋
2. 烘烤過久 水分流失
3. 奶油量不足或雞蛋太小
低筋麵粉誤用成高筋麵粉 / 未新增蜂蜜等保溼材料 拌合至無粉即可停手 / 嚴格控制烘烤時間 / 精準秤量材料 / 確保奶油融化後份量足夠
底部沾黏難脫模 烤模處理不當:
– 金屬模未塗油撒粉/塗抹不均
– 矽膠模未塗油
烘烤時間不足,結構未定型 金屬模:務必均勻塗奶油+撒粉後倒掉多餘粉 / 矽膠模:塗一層薄油 / 烤熟再脫模
組織粗糙有大孔洞 1. 粉類未過篩 產生結塊
2. 雞蛋和糖過度攪拌 打入太多空氣
泡打粉結塊未拌勻 粉類(含泡打粉)務必過篩 / 蛋糖混合均勻即可,無需打發
檸檬苦味 刮檸檬皮時刮到白色苦澀部分 檸檬本身品質不佳 只用細礤板取最表層黃/綠色部分!寧可少刮,不要深刨。

瑪德蓮的無限可能:經典之上的創意變奏

基礎原味掌握之後,那顆愛玩的心就蠢蠢欲動了對吧?瑪德蓮真的是個很棒的平臺,可以玩出超多變化!這裡分享幾款我試過、覺得成功率很高又好吃的口味:

  • 濃鬱巧克力: 用10克無糖可可粉等量取代配方中的低筋麵粉(也就是總粉量還是100克,其中90克低粉+10克可可粉)。記得可可粉要和麵粉一起過篩。可以再加30-50克的耐烤巧克力豆(70%左右的黑巧克力豆最讚),在拌入粉類後輕輕拌入麵糊。巧克力瑪德蓮配牛奶,小孩大人都愛!
  • 伯爵茶香: 將1-2包伯爵茶包剪開(或使用2大匙散茶葉),將茶葉碎研磨得更細(用研磨機或搗臼),加入麵粉中一起過篩。那佛手柑的香氣,超級優雅!泡一杯熱伯爵茶配它,整個下午茶level up。
  • 抹茶控必試: 用5-8克品質好的日本抹茶粉(依喜好濃度調整),等量取代配方中的低筋麵粉(例如:95克低粉+5克抹茶粉)。抹茶粉也務必和麵粉一起過篩。這個口味配玄米茶或煎茶,很有日式風情。記得選顏色鮮綠、沒有澀味的抹茶粉。
  • 焦糖海鹽: 在融化的奶油步驟,先製作焦糖醬:將配方中20克砂糖和1大匙水用小火煮成琥珀色焦糖(別攪拌!可輕晃鍋子),離火後緩緩倒入溫熱的鮮奶油(份量外,約30克,小心噴濺!)拌勻,再加入剩下的80克奶油塊攪拌融化至均勻,最後加入一小撮海鹽製成焦糖奶油,放涼備用。將這個焦糖奶油代替原配方奶油使用。鹹甜交織,風味超迷人!
  • 果乾堅果: 在麵糊拌好後,加入切碎的蔓越莓乾、杏桃乾、或烤香的杏仁片、榛果碎(約20-30克),輕輕拌勻即可。增加口感和風味層次。我個人超愛蔓越莓的微酸!

變化的核心原則:

  • 粉類替換: 像可可粉、抹茶粉、伯爵茶粉等,建議等量取代部分低筋麵粉,總粉量維持不變,避免結構出問題。取代量通常在5-15克之間(視粉類吸水性調整)。
  • 液體調整: 如果新增水分較多的材料(如果醬、新鮮果泥),可能需要稍微增加一點粉量(幾克就好),或減少其他液體(如蜂蜜)。這要靠經驗微調了。
  • 新增物時機: 乾性材料(粉類、茶葉碎)在拌粉步驟加入;溼性材料或顆粒較大的(果乾、堅果、巧克力豆)在粉類拌勻再加入,輕輕拌合即可。

冷凍麵糊大法! 這招超實用!將拌好、熟成後的麵糊,用湯匙挖成小球(每個約15-20克),放在鋪了烘焙紙的盤子上,放入冷凍庫凍硬(約1-2小時)。之後再放入密封袋冷凍儲存。想吃的時候,不需要解凍,直接將冷凍麵糊球放入烤模(裝滿一點,約9分滿),用同樣的210°C/180°C方式烘烤,但後段時間可能需要延長1-2分鐘。現烤現吃,超級方便!早上起來丟幾顆進去烤,配咖啡就是一頓幸福早餐。這個方法絕對是我試過最實用的瑪德蓮食譜儲存技巧!

讀者Q&A:關於瑪德蓮,你一定想問的…

Q1: 為什麼我的瑪德蓮烤不出那個可愛的「凸肚臍」?我明明照著食譜做了啊!

A: 哎呀,這個問題真的最常見!凸肚臍不出來,最常見的三大殺手是:
1. 烤箱溫度不夠高或不穩定: 預熱的210°C是關鍵動力!務必確認預熱充足,最好用獨立烤箱溫度計確認真實溫度(家用小烤箱常溫偏低)。烤箱門也別開開關關散掉熱氣。
2. 泡打粉問題: 份量是否精準秤量?(3克就是大約3/4茶匙)泡打粉是否過期失效了?(開封後最好6個月內用完,放太久會沒力)有沒有確實與麵粉一起過篩均勻?
3. 麵糊沒有充分冷藏熟成: 這步真的不能省!冷藏能讓麵粉充分吸水,麵糊更融合穩定,烘烤時膨脹力才夠強勁。至少冰1小時,最好冰3小時以上甚至隔夜。
4. (小聲說) 有時候烤模塗油太多或麵糊裝太滿,也可能影響一點點膨脹路徑。試試看更薄的塗油層和裝8分滿。

Q2: 做好的瑪德蓮,要怎麼儲存才能維持外酥內軟的口感?可以放多久?

A: 瑪德蓮最好吃的就是剛出爐冷卻後的幾個小時!外殼酥脆,內裡溼潤。要維持這個狀態:

  • 室溫密封儲存: 完全冷卻後,放入完全密封的保鮮盒或夾鏈袋中,室溫(約25°C以下)可以放2-3天。但老實說,第二天開始外殼就會慢慢變軟(吸收內部水分),這是正常的。這時可以稍微用烤箱低溫(例如150°C)回烤3-5分鐘,能恢復一些酥脆感。
  • 冷藏儲存(不推薦): 冷藏會讓澱粉老化,口感變乾硬得更快。除非天氣非常悶熱潮濕,否則不建議冷藏。
  • 冷凍儲存(最推薦!):
    • 烤好的瑪德蓮: 完全冷卻後,單顆用保鮮膜包好(或用烘焙紙隔開),放入密封冷凍袋,擠出空氣後冷凍。可以儲存1個月。要吃之前,無需解凍,直接放入預熱150°C的烤箱回烤5-8分鐘,口感幾乎像剛出爐!
    • 生麵糊: 就是我前面教的冷凍麵糊球大法!這是我現在最常用的方式,隨時想吃就丟幾顆進去烤,無敵方便!冷凍儲存1-2個月沒問題。

Q3: 我看到很多高階的瑪德蓮食譜都強調要用「焦化奶油」,真的差很多嗎?自己做會不會很難?

A: 當然!用焦化奶油(Beurre Noisette)絕對是進階版的風味炸彈!它帶有濃鬱的榛果、堅果香氣,讓平凡的瑪德蓮瞬間升級,層次感豐富非常多。第一次試過後,我就回不去了… 自己做一點也不難!
1. 照步驟把無鹽奶油切成小塊用中小火融化。
2. 融化後繼續加熱,奶油會開始冒泡、變色(先是白色大泡泡,然後泡泡變小,顏色轉為淺金黃)。
3. 仔細觀察! 當油顏色變成淺琥珀色,泡泡變得很細密,鍋底出現深褐色(不是焦黑!)的牛奶固體沉澱物,同時飄出強烈的迷人堅果香氣時,立刻離火
4. 馬上把熱奶油倒入耐熱碗中(連同深褐色的沉澱物,那是精華!),稍微晃動一下碗幫助降溫,也可以隔冷水降溫,務必放到完全涼透(摸碗壁是冷的) 再使用。
重點技巧: 寧可顏色淺一點,也不要燒焦!因為離火後餘溫還會讓奶油繼續加深顏色。聞到濃鬱堅果香、看到淺琥珀色和鍋底褐色沉澱就是好了。多練習幾次就能掌握那個點。強烈推薦你試試看,這絕對是讓你的瑪德蓮食譜美味度飆升的秘密武器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